在大多数人眼中,七十岁是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的年纪,对于来自浙江杭州的退休教师陈志远来说,古稀之年却成了他追逐梦想的新起点,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社区体育馆,陈志远已经身着击剑服,手持花剑,在剑道上挥汗如雨,他的目标简单而坚定:参加202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老年组比赛。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重要的是心态和行动,"陈志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眼神中闪烁着年轻人般的锐气,"我六十岁才开始学习击剑,十年磨一剑,现在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
迟来的剑客梦
陈志远的击剑情结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1965年,还是中学生的他在电影院观看了《佐罗》,阿兰·德龙饰演的剑客形象在他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由于时代条件限制,这个梦想一直被深埋心底。
退休前,陈志远是当地一所中学的体育教师,专攻田径教学,2015年,刚刚退休的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击剑锦标赛的转播,那颗沉睡多年的种子终于发芽。"我看到赛场上那些银发选手的英姿,突然意识到,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我?"
在家人支持下,陈志远开始了他的击剑之旅,起初,周围不乏质疑之声。"你这个年纪学击剑?别把老腰闪了"、"击剑是年轻人玩的"......面对这些声音,陈志远只是微微一笑,继续他的训练。
"学习击剑最大的挑战不是体力,而是心理障碍,"陈志远回忆道,"老年人普遍害怕受伤,担心失败,但我告诉自己,只要科学训练,年龄不是问题。"
科学训练创奇迹
陈志远的训练计划令人惊叹:每周五天,每天三小时,包括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和战术研究,他专门聘请了省队退役教练制定个性化方案,还自费购置了视频分析设备,反复研究自己的技术动作。
"陈老师的训练强度让很多年轻选手都自愧不如,"他的教练张健表示,"他最大的优势是丰富的比赛经验和极强的学习能力,虽然爆发力不如年轻人,但他的预判能力和战术执行力相当出色。"
为了弥补体能上的不足,陈志远还自创了一套"老年击剑训练法":将传统训练与太极拳、瑜伽相结合,注重柔韧性和平衡感的培养,他专门研究了老年人生理特点,调整了步法移动幅度,减少了剧烈冲刺,增加了战术变化。
营养学出身的妻子更是他的坚强后盾,为他量身定制了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方案,确保训练能量供给的同时控制好血压和血糖。
银发剑客的征程
经过系统训练,陈志远开始参加各类赛事,2018年,他首次参加全国老年击剑锦标赛就获得花剑个人赛第八名;2022年,他在亚洲大师击剑锦标赛上夺得65岁以上组别银牌;2023年,在全国老年运动会上,他带领浙江队获得团体赛冠军。
"每场比赛都是学习的机会,"陈志远说,"我喜欢和年轻人交手,他们的速度和力量让我必须更聪明地比赛。"
最令人称道的是,陈志远不仅自己练习,还在社区开办了免费击剑班,带动二十多位老年人加入这项运动,他的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七十八岁,最小的也有六十二岁。
"陈老师改变了我们对老年生活的认知,"学员李阿姨说,"他让我们明白,年龄不是放弃追求的理由。"
迈向世锦赛的征程
随着技艺日臻成熟,陈志远将目光投向了更高的舞台——世界击剑锦标赛老年组,该赛事每年举办一次,设有60-69岁和70岁以上两个组别,2025年世锦赛将在德国汉堡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球四十多个国家的选手参赛。
要实现这个目标,陈志远需要先通过国内选拔赛,根据中国击剑协会的规定,老年组选手需要在全国锦标赛中进入前四名才能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他正在为今年10月举行的选拔赛做最后冲刺。
"我的优势是经验丰富,劣势是恢复速度较慢,"陈志远分析道,"所以必须更注重训练和休息的平衡,避免受伤。"
他的日常训练表令人惊叹:早晨5点半起床,6点到7点进行柔韧性训练;上午3小时技术训练;下午研究比赛录像和分析战术;晚上则进行轻量的力量训练,这样的节奏,很多年轻人都难以坚持。
专家眼中的奇迹
体育科学专家对陈志远的现象很感兴趣,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刘建宏指出:"陈先生案例打破了人们对老年运动的传统认知,研究表明,科学适量的运动可以使70岁老人的体能保持在50岁水平,击剑运动尤其适合老年人,它能同时锻炼反应能力、协调性和大脑功能。"
浙江省体科所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陈志远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至少15岁,骨密度、肌肉含量等关键指标都优于同龄人。
"关键是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陈志远分享他的心得,"不要盲目追求强度,而要注重质量,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每次训练都要有收获。"
更大的梦想
除了个人参赛,陈志远还有更宏大的目标:推动击剑运动在老年人中的普及,他正在与体育部门合作,编写《老年人击剑入门指南》,还计划筹建全国首个老年击剑俱乐部。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陈志远说,"击剑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优雅地应对攻击,这些智慧同样适用于生活。"

他的行动已经产生积极影响,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过去五年间,60岁以上注册击剑爱好者从不足百人增加到两千多人,老年组别比赛也从无到有,成为各类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剑指2025
随着2025年世锦赛临近,陈志远的训练进入最后阶段,他最近增加了心理训练课程,学习如何在高压比赛中保持冷静。"击剑是体能与智力的双重较量,有时候心理因素比技术更重要。"
他的家人也从最初的担心转变为全力支持,女儿陈薇说:"父亲找到了一生的热爱,我们看到他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快乐,这就是最重要的。"
当被问及世锦赛目标时,陈志远露出从容的微笑:"名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展现中国老年人的风采,我想告诉全世界,年龄从来不是追求梦想的障碍。"
晨曦中,剑尖划破空气的声音格外清脆,这位古稀剑客的身影在剑道上移动,每一个弓步突刺都凝聚着半个世纪的等待,每一次格挡还击都诠释着生命的韧性,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当大多数人选择安享晚年时,有些人正在重新定义生命的边界。
2025年德国汉堡,世界击剑锦标赛的赛场上,也许我们将看到一位中国老人的身影,他用手中的剑告诉我们:梦想没有期限,追求永不嫌晚。